在文化传承与品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中国地标节应运而生,致力于深挖地理标志内涵,推动文化与商业的深度交融,助力城市形象提升与品牌经济腾飞。地标节以《985211 产业地标生态大系统》战略规划为指引,锚定发展方向,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萌芽构思:顺应时代召唤,孕育地标梦想(2020年末 – 2023年初)
2020年末,为响应国家文化传承与品牌经济发展的战略号召,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初步提出“地标节(地理标志品牌文化节)”的概念。随后近两年时间里,各方力量投入到紧张的调研论证工作中。2023年初,全面开启全国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对各地地理标志的分布、特色、产业现状进行详细梳理,深入分析市场需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方向指引 ,就此拉开了中国地标节的大幕。
实践启动:迈出坚实步伐,开启地标征程(2024年5月 – 8月)
2024年5月10日,在中国品牌发展的重要舞台——“第八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地理标志品牌文化节正式发起,吸引了各界目光,成为品牌领域的焦点事件。同年8月8日,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赤峰市敖汉旗“华夏第一村”,举办了意义非凡的“中国地标节万里行”及“跟着地理标志品牌文化传承人去旅行”启动仪式。300位“地标人”现场挥动地标节五色旗帜,发布了充满文化韵味的主题歌《中华龙凤》,为地标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同时召开“国家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论坛”与组委会筹备会,深入探讨行业发展路径,为后续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此次活动被确立为“第一届中国·敖汉国际地标节发展大会” ,标志着中国地标节从理念规划迈向实际行动。
体系构建:完善组织架构,夯实发展根基(2024年10月)
2024年10月19日,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文化节发起创建联席机制工作会议暨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确立了联席主席制度,明确组委会工作架构,形成了高效的决策与执行体系;同期举办的首届地标节50人论坛,汇聚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围绕地标产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地标节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形成常态化研讨机制,推动地标节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拓展升级:丰富活动内涵,提升品牌影响(2024年10月 – 2025年7月)
在此期间,地标节持续发力,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地标节发展大会、第三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地标节发展大会,将地标节的影响力拓展至全国更多地区。累计举办12期主题沙龙,以轻松灵活的形式,探讨地标产业发展的细分话题,促进业内人士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超120次“中国地标节万里行”活动,深入各地,挖掘地标背后的故事,吸引超5000家企事业单位参与,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有效提升了地标品牌的知名度与行业凝聚力 。同时,每月19日定期举办的地标节50人论坛全国巡回开展,不断汇聚各方智慧,为地标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跨越发展:着眼国际视野,推动产业融合(2025年年初 – 7月)
2025年4月6日,是中国地标节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一天的启动仪式上,发起成立国际地标节与世界地标节,正式吹响了中国地标节迈向国际舞台的号角,推动项目国际化进程。同步成立地标节(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实体企业,涵盖科技、产业孵化、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品牌运营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起完整的地标产业生态链,为中国地标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与经济保障。
战略引领:践行宗旨,赋能产业未来
中国地标节以“锻造中国一流地标人才,打造中国五星地标品牌,创造中国全域地标文明,缔造中国全新地标生态”为宗旨 ,紧紧围绕“五产模型”(产业、产地、产品、产销、产值)和“三链体系”(打通产业链,拉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开展工作。通过坚决守好“五个边界”(地理边界、品质边界、文化边界、价值边界、信誉边界),并坚持“五化建设”(基地化、标准化、场景化、数字化、品牌化),推动中国地标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地标品牌高标准建设,促进中国地标文旅高水平运行,构建中国地标事业高能级体系。
未来,中国地标节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创新发展,为中国地理标志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地标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