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一)活动背景
当前各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升级态势,亟需通过权威评选树立行业标杆,引导品牌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品牌强国战略背景下,挖掘兼具创新力、公信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有助于凝聚品牌发展共识,营造良性竞争生态 。
(二)活动目标
1. 发掘并表彰100家在各领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企业,彰显中国品牌核心竞争力。
2. 通过多渠道传播扩大活动影响力,提升入选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
3. 搭建品牌交流展示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推动产业升级。
二、征集范围与申报条件
(一)征集范围
面向中国境内合法注册运营的企业,涵盖100个细分赛道,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制造、消费电子、服装服饰、日化用品、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工业制造、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金融服务、建材家居、农业等领域 。
(二)申报条件
1. 企业注册成立满3年及以上,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及合规性问题。
2. 品牌具有明确的核心价值与市场定位,在所属细分领域具备一定影响力。
3. 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创新研发、服务质量或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4. 市场口碑良好,消费者认可度较高,无重大负面舆情记录 。
三、征集流程与时间安排
(一)申报启动阶段(2025年9月26日-11月25日)
1. 开放线上申报通道,企业可通过活动官方网站或指定小程序提交申报材料。
2. 申报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品牌运营数据、专利及荣誉证明、社会责任报告等。
3. 同步接受行业协会推荐、专家提名及第三方机构举荐,确保征集覆盖面 。
(二)初选筛选阶段(2025年11月26日-12月10日)
1. 由活动组委会结合数据指标进行初步审核,指标包括:广告传播效果(30%)、市场占有率(30%)、品牌口碑(20%)、品牌专利(10%)、创新力(10%)。
2. 每个细分赛道筛选不少于10个候选品牌,形成共计1000+品牌的初选名单 。
(三)公众投票阶段(2025年12月15日-12月31日)
1. 公示初选名单并开放线上投票通道,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吸引公众参与。
2. 设置投票规则:每人每天限投3次,启用IP监测、验证码识别等防刷票功能,确保公平性。
3. 依据投票结果,每个赛道选取前10名品牌进入入围名单,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
(四)专家评审阶段(2026年1月1日-1月10日)
1. 邀请行业领袖、知名学者、媒体专家组成评审团,进行集中评审。
2. 评审团依据品牌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潜力等维度打分,确定最终百强名单。
四、宣传推广策略
(一)线上宣传
1. 在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抖音)设置活动专题,发布申报指南、进度更新及候选品牌故事。
2. 联合主流媒体及行业垂直平台,推送活动新闻稿,扩大传播覆盖面。
3. 利用直播平台举办评审解读会,邀请专家分享评选标准,增强活动专业性。
(二)线下宣传
1. 邀请合作媒体对入围品牌进行深度专访,挖掘品牌价值亮点。
2. 联合行业峰会举办宣讲活动,提升活动曝光度。
(三)合作推广
1. 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借助其渠道扩大活动公信力。
2. 联合市场调研机构发布行业趋势报告,提升活动专业属性。
3. 吸引优质企业参与赞助,提供冠名、奖项赞助等权益,实现资源互补。
五、奖项设置与成果应用
(一)奖项设置
1. 核心奖项:“2025年度中国地标好品牌百强企业”,颁发定制奖杯或证书。
2. 细分奖项:按赛道设置“年度创新品牌”“年度社会责任品牌”“年度消费者喜爱品牌”等特色奖项。
3. 所有入选品牌纳入《2025中国好品牌发展报告》 。
(二)成果应用
1. 举办颁奖典礼,邀请政企代表、媒体嘉宾参与,通过现场直播扩大影响力。
2. 为百强品牌提供媒体矩阵宣传服务,包括专题报道、行业峰会展示等权益。
3. 建立品牌社群,为入选企业提供长期交流对接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六、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专项活动组委会,负责统筹申报、评审、宣传等全流程工作,下设审核组、宣传组、监督组,明确分工协作。
(二)监督机制
设立独立监督小组,对申报材料审核、投票过程、专家评审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公开投诉邮箱及电话,及时处理异议反馈。
(三)技术保障
借助数字化工具搭建在线申报、投票及评审系统,实现流程高效化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与操作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