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字号,就是一本美食书。
近日,省商务厅正式印发《关于认定第三批“安徽老字号”品牌的通知》,全省130个品牌上榜,合肥市共有20家企业入选,其中庐阳区6家。加上此前两批已经认定的“安徽老字号”企业,全市共有刘鸿盛、三河酒家、黄山大厦等多家知名老字号企业,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在“老字号”的行当里,合肥美食总能占据半壁江山。这是一代代餐饮从业者的匠心精粹,也是一座城市的烟火情结。
最爱清晨那一抹庐州风味
清晨6点的合肥是什么样的?天没有大亮,车流还不算熙攘,街道上逐渐有赶着上班上学的行人,仿佛那一抹早餐气就是唤醒城市的号角声。而这样的画面里,百年老店刘鸿盛绝对是独一份的景色。
“哇,这饺子皮薄得都能看到字了,这也太厉害了!你看这饺子馅,真的非常细碎,又细又嫩像虾滑一样,这是怎么做到的?”“刘鸿盛小吃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做冬菇鸡饺,如艺术品般收获众多食客的惊叹。
相传“刘鸿盛”始创于1873年清代末年,庐州城内一位名叫宋三(大名宋德礼)的人与其妻宋胡氏每日挑着担子在老庐州城内摆卖饺面、小吃,其做的冬菇鸡饺专用本地产3斤重以上的隔年母鸡与冬菇一起制作。后因诚信经营得到食客及商贾的广泛赞誉,生意十分兴旺,于是置办了一家饺面馆。
刘鸿盛是合肥人享受“合肥时光”的心头好,隔三差五总会来,很多人更是从小吃到大,不论是招牌肉包还是冬菇鸡饺,都是老餮口中堪称“绝味”的菜肴,用料考究、浓郁鲜美。“还有糯米油香、小花狮子头、鲜肉麻球、虎皮酿凤爪等,想想都流口水了。”
作为几代合肥人心中的“好饭店”“老味道”,刘鸿盛也是合肥市一张响当当的“美食名片”。上世纪70年代,曾数次“走入”人民大会堂,受到领导人好评;90年代获国内贸易部颁发“中华老字号”荣誉。其产品“冬菇鸡饺”“糯米油香”“萝卜丝鲜肉酥烧饼”“小花狮子头”等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2019年春节,作为合肥唯一受邀进京的“中华老字号”,又在故宫博物院秀了一次“合肥味道”。
爆炒一锅家门口的烟火气
“真诚服务大众、创建百年品牌”的核心理念,成就了一批批合肥本土老字号餐饮企业。其中,三河四子(三河酒家)这样的乡土菜,便也成为了真正的城市记忆。
谈起开饭店的初心,不过就是做几道大家吃得惯、喜欢吃的菜,能够满足一家人的温饱而已。1988年的秋天,迫于在家乡难以维持生计,段茂同的父亲带着他和兄弟姐妹,一起来到省会合肥寻找谋生之路。身无长物的他们,想到了老家三河土菜的味道,选中了双岗老街一间十几平的小铺子,就在一个灶台几张桌子的门面里,干起了他们“将土菜做到极致”的事业。
点火、热锅、油烧至冒烟,一把撒入芹菜、藕条、洋葱、木耳、蒜黄、香干、肉丝七样配菜。大火翻炒加入秘制调料,便可出锅盛盘。这一套简单的流程,是三河酒家延续了32年的王牌厨艺。
选了最寻常的小炒,自己精心研制调料,再根据顾客们给出的反馈不断改进。在一次次的烟火翻炒中,段家不仅将老家味道带入了合肥的寻常巷陌,也将自己的乡愁化作轻烟,伴着口口相传的美誉,在这片陌生的土地扎下了根。
三十几年过去了,三河酒家尽管已经成为了享誉全省的老字号,却依然在做着大家爱吃的菜。“让客人来了就能吃上饭”是饭店的经营目标。在周边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双岗人,总是会喊上三五好友,点上三河小炒、香酥鸭、虾糊等几个招牌菜。
在合肥,像三河酒家这样将乡土菜烙印打在每一位食客心里的老字号不在少数。一间间满含合肥情愫的家常店铺,引入各大社区、居民区,成为合肥人最近的私家厨房。“现在家家户户来了客人,都习惯在家门口找个小饭店招待一下。而这也正好符合我们做大众餐饮的发展路线。”